【2023年英锦赛,丁俊晖再添一员。 】
一张表格显示了丁俊晖职业生涯获得的所有职业冠军和亚军。
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维基百科和网站的数据统计转编。 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差异,差异就在于非排名赛。 还是同样的问题,那就是职业游戏没有明确的定义标准。
参见:斯诺克赛事分级和斯诺克统计相关问题
1.总表(黄色标记为冠军,蓝色标记为亚军)
2. 说明
1.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4日。不定期更新。
2、丁俊晖职业赛(个人):
不包含:
团体赛冠军(2名):
(1)2011年世界杯,中国队(丁俊晖、梁文博)4-2击败北爱尔兰队(马克·艾伦、吉拉德·格林)。
(2)2017年世界杯,中国A队(丁俊晖、梁文博),4-3击败英格兰队(贾德·特鲁姆普、巴里·霍金斯)
团体赛亚军(2名):
2007年欧亚大师赛,他代表亚洲队输给了欧洲队。
2017年中英斯诺克锦标赛,他代表中国队输给了英国队(大不列颠队)。
斯诺克赛事亚军变化规则(1):
2010年强力斯诺克(Power),输给罗尼·奥沙利文。
3.有争议的部分
(1) 2008年华沙世界大赛冠军、莫斯科亚军【含】
世界大赛每站有8名选手,其中4名职业选手和4名当地业余选手。 业余选手基本在第一轮就被淘汰。 该赛事在维基百科中被标记为职业与业余混合赛事,并且不包含在职业赛事统计中。
就我个人而言,我稍微倾向于将其包含在内,因此将其包含在总列表中。
(2)2005年世界运动会斯诺克亚军(决赛3-4负于吉拉德·格林)【不包括】
世界运动会是非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。 该维基百科包含职业锦标赛的统计数据,标记为 Pro-Am。 与成熟的职业巡回赛相比,像这样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中举办的斯诺克个人比赛,按照以往的观点,很难纳入职业比赛统计。 但这也可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,就像网球、奥运会曾经有排名积分一样。 但就目前而言,我个人不希望将其包括在内,因此它不包括在总列表中。
(3)2010年强力斯诺克亚军【未列入总名单】
Wiki此前将6红球赛事和强力斯诺克纳入变种斯诺克赛事,但现在将其纳入职业赛事。 但我个人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。
6红球赛事虽然与普通斯诺克不同,但其基本规则还是一样的,仍然是一项严肃的斯诺克赛事。 而现在6红球世锦赛也属于WST世界斯诺克职业巡回赛的范围,所以将其归为职业赛事并没有什么错。 也被标记为专业赛事。
强力斯诺克也许是一项职业比赛,但很难称之为职业斯诺克比赛。 因为强斯诺克规则与传统斯诺克规则并不属于同一类别。 强力斯诺克也不包括在内。
因此,本文只列出强斯诺克。